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文/苑苏文

 

我有自知之明,在张进老师的生命中,我应该只算个普通路人。

 

各位,无意冒犯,我并不是故意说得这么别扭,也没有想阴阳怪气或者讽刺什么,更不是要在缅怀气氛中唱反调来显得特别。这的确是我大脑煎熬了三天的答案,有以下事例佐证:

 

1, 我和张进老师很少沟通,几乎没有过私下的交谈。我偶然参加过几次有张进老师的集体聚餐,每当听他谈起财新的历史和理念,那些无比壮阔的抗争史,我都会深陷自卑,觉得不配聆听,更甭说去继承。以至于我真的没有在认真听,现在已经回忆不出细节。

2, 我最初进入的是环科组,但那之前,我没有环科报道经验,去了后全靠编辑崔筝老师手把手教。我不是张进老师亲自带的记者。除了每周大选题会(我总是迟到)上只言片语的指示(大多数时候是毙我选题),我们剩下的交流,大概只有在编辑部走廊对面相遇时的目光交汇了。哦,崔筝离职后,在某次迎头碰上时,我主动发声,向张进老师要求去坐崔筝空出的工位(后来工位被我强占了几天,但最后仍不是我的)。

3, 我看起来像是自闭了。对,这是我初到财新的状态。同事们围绕在张进老师身边,与他进行热切的讨论,我坐在长桌的最远端不敢说话。在当时的我看来,他是顶尖市场化媒体的传奇编辑,他思路飞快,知识量爆棚,我连最基本的东西都不懂,我只想钻到地缝里。

4, 张进老师总是说我报的选题“过于静态”(有次是同妻的题),要我持续观察整个行业,蹲等极端事件的发生。某次我摔门而去。

5, 张进老师只为我编了三四篇小稿。

 

本周二,知道消息后,我感觉失去了一层心灵的庇护,凄风苦雨汹涌而来,世界变得无比冰冷。我焦躁地四处联系,想知道去哪里悼念他,我想靠近他,抓住他。我激烈地拒绝接受他的离去。我们没有交心沟通过,现在也失去了好好告别的机会,一种深刻且巨大的遗憾涌上心头,充满了绝望的旋涡,到了晚上,我才终于哭了出来。

 

张进老师说,“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”。我想,我就是这句话里的不特定对象。张进老师活成了那道光,他不经意间的善意和接纳,改变了我的人生。

 

那是2016年的夏天,我开始痛恨窗帘外的晨光,我有时只想躺在床上,动也不想动。我的自我拯救程序开始鸣笛警告,我感到大事不妙,我从床上蹦起来,与家人大吵,辞掉了旧工作,在等待辞职审批的间隙寻找新机会。某个中午,崔筝给我打了电话,说看到我曾做过科学报道,问我是否对财新环科组感兴趣,当时我已经决定去某特稿平台,但是不负责任的好奇心让我打车去到了三里屯商场6五层,踏入了财新编辑部的面试房间。

 

张进老师在对面的正中间位置坐定,他非常瘦,皮肤黝黑,应该常在街市穿行。他两侧分别坐着汪苏和崔筝。张进老师不止看着朴实,讲话声音也不大,没问任何考察我的问题,反而是我滔滔不绝地讲我对媒体业不成熟的看法,最后张进老师让我在面前三个编辑中选一个,我对这话感到奇怪,思维惯性让我认为张进老师应该是领导,应该是不干活的,那么我面前应该只有两个编辑才对,但张进老师说,他也是带记者的编辑。

 

我正从官办媒体出来,这题对当时的我来说超纲了,我自认为聪明地认为这是“领导的谦虚”,再加上是崔筝挑出的我的简历,我自然就去了环科组。

 

崔筝的笑容让我放松,她也和张进老师同样平易近人,她无私又耐心地带我,她也曾是张进老师带的记者。

 

我就这样在张进老师那里过关了,而且在面试后,他仍打算继续照顾我。下一轮面试之前,张进老师把我叫到一边,特意叮嘱我,之前面试话说得太多了,这次面对领导话要说得少一些。我没能领会他的言外之意(他应该是批评我说得多暴露了思想的幼稚),于是之后我只有“一刀切”地执行了——在下一轮面试的杨大明老师面前,我表现得像不会说中文一样。

 

崔筝告诉我,大明老师后来向她抗议:“这个女孩在某某社当了五年记者,怎么连句整话都说不清楚?”她的回答是:“去问张进老师。”后来,面试一周后,我接到了财新的offer。

 

跳跃回本周三上午,“渡过”社群的邱老师捕捉到了我情绪上的信号,答应与我交谈,与我共同探索这种巨大丧失感的来源。我倾诉了我的幼稚,张进老师珍贵的善良和包容,年岁渐长,我才发现其实我非常崇拜张进老师,但我自卑又躲闪,以至今日再也没有机会去向他表达。那些我当时不能理解的,我也没有主动去找他索要解答,现在我经历了些许风浪后,终于有了一点感悟,却再也失去了与他分享的机会。

 

去年12月,我要做儿童抑郁症的选题,倒是厚着脸皮找张进老师寻求帮助,他一如既往地温和谦虚,提出希望我在报道中提及渡过社群,并热情地介绍了邱老师给我认识。邱老师说,渡过的所有人都感念张进老师的善良。他的善意从不求回报,但也给许多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记,造就了无数传播善意的人。

 

邱老师——张进老师善意的果实,在他离开之时,向我伸出了援手。

 

张进老师是能带来安全感的长辈,即使后来他离开了财新,全身心投入抑郁症群体互助社区,但在朋友圈的照片里,在口口相传里,他的善意飘在空气中,是我这样的“小朋友”的庇护所。有人认为,张进老师付出太多去满足别人,不会为自己考虑,所以燃尽了。

 

我想,对他来说,如果这是他选择的人生路,他选择了燃烧,他忠于自己的选择,从不屈服,他守住了自己的纯粹。

 

谢谢张进老师。

 

谢谢所有的你们。
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苑苏文

苑苏文

7篇文章 1年前更新

前财新记者 博客文章多为主观视角。

文章
  • 个人分类
全部文章 7篇